恐龙生存在中生代,中生代的年代为2.51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开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结束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前后横跨1.8亿年。中生代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纪:
三叠纪(Triassic):2亿5100万年前到1亿9960万年前。
侏罗纪(Jurassic):1亿9960万年前到1亿4550万年前。
白垩纪(Cretaceous):1亿4550万年前到6550万年前。
扩展信息
对于恐龙的灭绝,有这些说法:
1.气候变化理论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骤变,气温急剧下降,导致大气含氧量下降,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也没有温暖的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温度的下降,被冻死。
2.物种斗争理论
在恐龙时代末期,出现了第一批小型哺乳动物。这些动物是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缺乏这种小动物的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3、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时代,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即“泛古陆”。由于地壳的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分裂和漂移,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发生变化,恐龙灭绝。
4.地磁变化理论
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当地球磁场发生变化时,对磁场更敏感的生物可能会灭绝。由此推断,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5、被子植物中毒学说
恐龙时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含有裸子植物中没有的毒素。巨大的恐龙胃口很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过度堆积。被毒死了。食肉动物吃了毒肉也会中毒致死。
6、酸雨
白垩纪末期可能发生了强酸雨,溶解了土壤中__的锶等微量元素。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摄入锶,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死亡。
7.陨石撞击理论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有一个叫做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陨石坑。它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有什么关系?答案就隐藏在这层白色的岩石中。
这层岩石被地质学家称为K-T界线,即白垩纪-第三纪界线的标志线。较低的岩石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但在K-T边界之上,恐龙消失了。
K-T边界岩中含有铱,这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球中的平均含量仅为十亿分之一。然而,这个岩层中的铱含量是正常含量的 200 倍。我还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铱?在太空。
太空中铱的含量是地球的1000倍。人们还在这层白色岩石中发现了撞击石英的证据,只有小行星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在地球上许多地方的三次边界岩层中出现了高含量的铱和冲击石英。这种全球性的痕迹只能来自最猛烈的撞击。撞击地点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
6500 万年前的这种影响是如此剧烈,以至于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事件可以与之相比。当时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大约有 6 英里宽。它以超过40倍音速的速度冲向地球表面。它的体积非常大,所以当它撞击地球时,前端已经接触到地表,但尾部仍然在35000英尺的高度,相当于一架喷气式客机的高度。击中地球的是一块山大小的巨石。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些。不过,上述假说在科学界有不少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个说法都有不完善之处。例如,“气候变化论”没有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调查,部分小型恐龙能够与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竞争,因此“物种斗争论”也存在漏洞。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说”本身还是一个假说。 “被子植物中毒学说”和“酸雨学说”也缺乏足够的证据。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的增加和恐龙的灭绝,存在很多疑问。
恐龙生活的三个时期是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叠纪是公元前2.5亿至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侏罗纪是一个地质年代,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白垩纪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
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恐龙生活在地球历史的中生代,中生代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是指距今2.45~2.08亿年前的一段时间;侏罗纪是指距今2.08~1.46亿年前的一段时间;白垩纪是指距今1.46亿年~6500万年前的一段时间。 当时植物以苏铁、银杏、针叶树、蕨类等裸子植物为主体,动物则是形形色色的恐龙占着主导地位。所以,中生代又称为“恐龙时代”。 恐龙大约出现在三叠纪的中期,到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非常繁荣,但到白垩纪末期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它们在地球上大约繁衍了1.6亿年。
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从约2.5亿年前到6 550万年前。中生代从时间上被分为3个跨度: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中生代开始的时候,今天地球的各大板块是连在一起的一块超大陆——泛大陆。白垩纪时期出现了披着盔甲吃草的三角龙、吃树木嫩叶的鸭嘴龙和巨大的食肉类暴龙——雷克斯。侏罗纪时期大陆板块分离,各板块出现不同种群的恐龙,巨型食草类恐龙进入森林和被青草覆盖的陆地。三叠纪时期世界上出现用后腿走路的最早的小恐龙,泛大陆被分成了几块并漂移到不
同地方。
查看更多《男孩冒险书(少儿绘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