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老铁们,还记得当年那个让我们“落地成盒”无数次,却依然乐此不疲的“吃鸡”游戏吗?没错,我说的就是《绝地求生》(PUBG)。最近啊,总有小伙伴在评论区里问我:“哥,PUBG是不是真的凉了?感觉人越来越少,排个队都得等好久……” 哎,这话听着就有点扎心了,但事实确实摆在那儿,Steam Charts的数据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曾经的“顶流”如今确实在经历一场“人口危机”。今天,咱就来唠唠,PUBG这艘巨轮,是怎么一步步从“载满玩家”到“略显空旷”的。
想当年,2017年那会儿,《绝地求生》横空出世,简直是游戏界的一股泥石流,啊不,是清流!它把“大逃杀”这个概念玩出了花,一百个人跳伞,搜刮物资,跑毒,最后只剩一个“天选之子”成功吃鸡。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感,谁玩谁知道!那时候网吧里,一眼望去全是“欢迎来到绝地求生”的声音,宿舍里,哥们儿一声“有人!”就能让整个屋子瞬间安静下来,接着就是各种紧张的报点和枪声。那时的PUBG,简直就是个流量收割机,在线人数峰值一度突破320万,这数字在Steam上,至今都是个传说,无人能及。
然而,好景不长,或者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生命周期。PUBG的“人口下滑”并非一日之寒,原因嘛,那可真是“罄竹难书”,足以开个吐槽大会了。首当其冲,也是最让玩家们崩溃的,绝对是——外挂!你想啊,辛辛苦苦搜了半天,舔到神装,结果被人用“透视”、“自瞄”、“飞天遁地”一秒带走,这谁能忍?“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句话,简直就是当时玩家们的真实写照。蓝洞(Krafton)虽然也在努力打击,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外挂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最终劝退了无数“正义”的玩家。
除了外挂,游戏本身的优化问题也一直饱受诟病。刚出那会儿,卡顿、掉帧、渲染延迟那是家常便饭,别提多影响游戏体验了。虽然经过几次大更新有所改善,但“优化”这个词,在PUBG玩家心里,就像是个永远填不满的坑。再加上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新内容、新模式的推出频率跟不上玩家的胃口,大家玩来玩去都是那几张地图,那几把枪,新鲜感慢慢也就磨没了。别忘了,当年的竞争对手可不少,《堡垒之夜》、《APEX英雄》等各种吃鸡类游戏纷纷崛起,提供了更多元、更流畅的选择,玩家们自然会“用脚投票”。
说到“投票”,很多人可能会把目光转向手游版,比如《和平精英》(原《刺激战场》)。不得不说,手游的崛起确实分流了PC端的大量玩家。毕竟手机更方便,随时随地都能“来一局”,而且在当时,手游版在外挂治理和游戏优化方面做得更好,加上腾讯的强大运营能力,一下子就吸引了无数新老玩家。PC端的PUBG,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给手游做了个“开荒者”,把“吃鸡”的概念普及开来,结果却成就了其他平台上的“继任者”。
当然,游戏内容本身也有一些让人吐槽的地方。比如地图轮换机制,虽然是为了让玩家体验不同的环境,但有时候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地图,或者连续几把都是同一张图,体验感就有点打折了。武器平衡也经常是玩家们热议的话题,一会儿是M416YYDS,一会儿又是AKM战神,官方时不时地调整,有时候反而让玩家感到不适应。还有那些皮肤、通行证,虽然能带来收入,但如果核心玩法长期没有突破,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不过话说回来,玩游戏嘛,有人图个乐,有人图个刺激,还有人想顺便赚点零花钱,毕竟生活不易。说到零花钱,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网站地址:bbs.77.ink,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财富密码发现者呢。
回归正题,虽然PUBG的在线人数不再是巅峰,但它依然有一批忠实玩家。他们或许是喜欢它的真实感,或许是习惯了它的操作手感,或许只是单纯地享受和老朋友们一起“开黑”的时光。每当我看到Steam上依然有几十万的玩家在坚持,就觉得这个游戏还有它的魅力所在。只不过,它不再是那个“一统江湖”的吃鸡霸主了,更多地变成了一个“老兵”,在游戏的战场上继续坚持着。
它就像我们青春里的一段回忆,曾经激情四射,曾经跌宕起伏,现在虽然归于平淡,但那些“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的呼喊,依然在耳边回响,让人时不时地想回到那个物资箱旁,再次体验一把心跳加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