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孩子蒙着眼睛读书的视频在网上蹿红,由此引发出了“量子波动速读”,与之相关的培养机构却说,孩子们掌握了量子波动速读,想要在10分钟之内阅读10万字的书籍不在话下。而这个培训费用多则要五租茄六万,可是还是受到很多家长的追捧,那么量子波动速读对孩子有害吗?量子波源宴动速读的害处弊端是什么?
据说学会量子波动速读的孩子可以在几分钟翻阅几十万字的书籍,还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另外还有更让人觉得玄乎的是,引发这个事件的培训机构表示,如果孩子们掌握了量子波动速读,不仅可以以最快速度读完一本书,而且蒙着眼睛弊裂察也可以感应书中的内容,这种“伪科学”你们相信吗?我是不信的,但还是有一些家长依然相信着。
虽然量子波动速读听上去非常高大上,可是它是不实际的,也不合常理的,家长只是被短期内可以让孩子达到学习效果,并且提高孩子的成绩而蒙蔽了双眼。量子波动速读所引起的弊端还是很大的,对孩子也有害处。因为孩子相信了量子波动速读这种“速成教育”,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可是最终却发现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到时候孩子会开始质疑自己,孩子也会变得非常紧张焦虑。
另外,孩子相信了量子波动速读可以帮助自己,也会陷入封闭思维,不利于孩子自我纠正。虽然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发展得更好,但是一味急于速成反而会带来反效果。
最近,环环被一群小学生的翻书“神技”给深深震惊了。
只见他们面无表情,唰唰唰地快速翻书。乍一看,环环还以为是屋里太热,孩子们这样翻书能凉快一点;又或者孩子们是在为未来进入银行金融系统做准备,先练练数钱,毕竟现在的小孩儿要赢在起跑线上。
但都不是,他们竟然是在读书!而且号称“1-5分钟内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还能完整地把内容复述出来!
如果他们倒着翻,那么恭喜,这本书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
更神奇数丛戚的是,他们就算蒙着眼睛也能把书看完↓↓
而这群小朋友们之所以如此“优秀”,都是因为一种深不可测且带着玄学气息的高级技法——量子波动速读。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今年8月,某教育机构主办了一场量子波动速读比赛。
比赛现场的视频被传到网上,过于魔幻的操作瞬间遭到网友群嘲↓↓
面对质疑,教育机构的老师们根本不慌,表示“不能你没见过,就说不存在,对吧?”
总之,别问,问就是你们“断章取义”,问就是你们认知程度不够。
带着好奇,环环仔细地研究了量子波动速读的“科学原理”——
运用 HSP 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脑呈现动态的影像,1-5 分钟看完一本 10 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全面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数量,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按最低速度“5分钟读10万字”算,环环要是掌握这个“神技能”,岂不是可以不到一分钟读完《论语》,十几分钟背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半个多小时搞定《红楼梦》?
横看竖看,这就是在收“智商税”薯陵啊!
而量子波动速读的提出者是一个叫飞古由美子的日本人。按照她的说法,量子波动速读就更神了,不仅能自动记忆,还能自动翻译——如果你看的书是用英语、法语、德语等你一点都不懂的语言写的,莫慌,使劲翻书,它会自动翻译成你的母语哒!
至于原理嘛,飞古由美子女士也给出了很“科学”的解释:当你翻书的时候,你右脑中的高效能运算系统迅速激活,随之激活大脑中的翻译功能……
即便这“科学原理”听起来就不靠谱,但魔幻的量子波动速读课程被传到中国后,还是迅速遍地开花。
而那些所谓“脑力开发机构”的创造力,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除了量子波动速读,他们还开发出一系列课程——
“蒙眼识字”:就是把眼睛蒙住,照样可以识别出眼前的字;
“超感心像力”:通过训练,激发出大脑内潜藏的学习能力和高等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大脑机器”的运转速度,让左右脑均衡发展,实现“平衡用脑,高效学习”;
“照相记忆”:利用右脑的图像处理能力,把大段的文字转化为图像摄入脑海,可以一下子记住一页纸上全部的文字,需要用的时候,可以如实重现;
“无字天书”:让孩子听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据称是一种“特殊的波段”,就能影响脑电波,让孩子吸收能量……
听这些名字,环环深感自己“见识浅薄”。
这些培训机构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课有多可笑吗?答案显而易见。
一位培训老师面对郑罩记者的采访,在回答“蒙眼识字”究竟是什么原理的时候,磕磕绊绊地解释“是物理学的量子纠缠,还有光的波粒二象性”,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而这些听起来玄学至极的“脑力开发”课程,学费动不动就得好几万块人民币,家长们还趋之若鹜。
有网友因此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为什么蠢到上当的人都这么富有,而机智的我却如此贫穷?”
那些年,
中国父母交过的智商税
要盘点中国父母交过的“智商税”,那结果绝对是“男默女泪”。
首先,从最容易入坑的“学习神器”说起。
1994年,电视广告里出现了一种学习神器,叫做康德牌清脑助学器。
广告中说,只需短期佩戴它,再辅以神秘的药水,就能让孩子的学习记忆力提高至80%以上。当时要价100多元,不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根本用不起!
这个神器类似于孙悟空戴的金箍,上面有五个铁块,佩戴时,有两个铁块正好对着太阳穴。而用完瞬间让人感觉头脑清醒,四肢百骸精神抖擞的神药,其实是清凉油……
就是这么一款产品,当年却在全中国掀起抢购热潮。
孩子们的记忆力好没好不知道,但没过多久家长们开始操心另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近视了。
怎么预防近视?家长们得出了很简单的结论:只要能挺直腰杆看书做作业就行了。
怎么让孩子挺直腰杆?家长们又得出了很简单的结论:绑着就行。
于是,背背佳诞生了。
用过的孩子长大了才知道,想要不驼背,给自己“上刑”是没有用的。背背佳在广告中宣传的“预防近视、矫正驼背”,也被专家质疑都是虚假宣传。
除了“学习神器”,还有各种“学习神班”。
为了让孩子能在人生的赛场上“两条腿跑步前进”,情商和智商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于是,“情商班”和“天赋基因”检测开始火爆家长圈。
孩子性格太内向,上情商培训班;淘气不听话,上情商培训班;专注力不集中,上情商培训班……“情商班”仿佛可以一键解决孩子成长的所有难题,让那些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焦头烂额的家长们看到一线希望。
而“天赋基因”检测就更神了,据说像是“育儿说明书”一样,可以直接告诉家长自家娃有哪些天赋,往哪个方向培养能成功,让爸妈们事半功倍就能培养出一个小神童。
不过,最可怕的还是“学习神药”。
“学习神器”和“学习神班”没用就一笑了之,无非是花了些冤枉钱,对孩子的身体不会造成什么危害,而一些所谓的“学习神药”却可能会害了孩子终生。
上世纪90年代,“小聪聪母液”号称能改善孩子“成绩不佳、记忆力差、大脑疲劳”的问题,广告再三强调“喝了聪聪就聪明”,还不忘在最后说出父母们的心声:望子成龙。
如果现在有这种药,相信不少爸妈也会买买买!但后来这款“神药”被曝是从渔民们抛弃的堆积如山又腥又臭熏人的“海剩”提炼出来的。还有网友表示,小时候吃过小聪聪母液导致早熟、发胖、体毛增加。
但以上所有和神秘的“聪明药”比都太弱了。今年年初一篇《我吸毒了,妈妈喂的》看得人毛骨悚然,讲的就是吃“聪明药”的真人真事。
家长为孩子的成绩操碎了心,寻医问药终于找到真正的“聪明药”,吃完之后,孩子注意力提升了,疲劳感下降了。
这种“聪明药”学名利他林,作用机制与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类似,药性稍弱,但有成瘾性,被卫生行政部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是严格控制的红色处方药。孩子会因为长期服用此药而变成瘾君子……
父母为什么这么容易上当
说实话,看到这些“智商税”案例,环环的第一反应其实是轻蔑: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荒谬之处,什么样的家长才会被这些侮辱智商的玩意儿骗啊?
但实际上,踏入圈套的人里不乏高学历、高收入的家长。
一方面,骗子们越来越高明,把产品伪装得足够花里胡哨、像模像样。
比如那些培训机构,先是哐哐哐砸几个“科学术语”,趁家长还没回过神来,赶紧让“神童”来个现场表演,最后再祭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牛津剑桥博士、国内某某专家倾情推荐,瞬间让家长不明觉厉。
晕乎乎地付完钱,家长提出想亲自感受一把如此神奇的技能,那是不可能被允许的,原因是“超能力只存在于孩子身上,等过了18岁就没用了”……
想想有点疑惑,但是孩子说管用,行吧,那就是真有用,这钱花得值~
另一方面,与其说家长们交的是“智商税”,还不如说是“焦虑税”。
基础教育阶段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看着别人家各种各样的牛娃,家长们倍感压力。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下,他们就失去了基本的常识与理性。
即使有人明明白白告诉家长这东西没有用,他们可能也会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怀着宁滥勿缺的心态去购买、去报名。
他们未必不知道不靠谱,只是心里盘算着——就算没效果,也不过是损失一些钱而已,咱亏得起,再说万一成功了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家长不容易,孩子更不容易。孩子花了家长的钱,不敢说什么作用都没有,为了实现各种神技,他们还得配合“演出”。
比如,在一段小朋友“用耳朵听字”的视频中,老师拿出一张写有汉字的纸条,让小朋友贴在耳朵上“听”。
但仔细看全程,就会发现他“听”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其实是找机会斜眼偷看。
偷看答对之后,家长满意,老师高兴,孩子还会受到培训老师对作弊视而不见的奖励。
这背后可怕的逻辑是:老师教孩子骗人——孩子骗家长——孩子收获掌声。骗钱事小,孩子们的是非观很可能在这样的骗局中被扭曲才事大。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国父母为了孩子成龙成凤大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掏空了一代又一代家长的钱包。
而正是这种望子成龙成凤的心态,导致这些骗局就算被揭露100次,仍旧会第101次换上新的名头卷土重来,吸引无数父母再一次垂直入坑。
所以,在面对那些“神技能”的诱惑时,环环希望家长们能多多三思,免得交了“智商税”还坑娃,最终悔断肠。
网上爆出的一则新闻可以说是惊呆众人,某教育结构针对6-10岁的儿童举行了一场“量子波动速读”比赛,称在10分钟内就可以读一万字书并且可以把它们都复述出来,这种方法是真的假的呢?真的靠谱吗?下面我就来揭秘量子波动速读骗局。
量子波动速读法最早是由日本的飞谷由美子提出的,它的原理是让孩子高速翻颤拦书,即使没有用眼睛,也会对书中的内容有感知,也知道讲了什么。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好像是有超能力。这种伪科学的阅读方法肯定是不可靠的,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是不可信的,也违法了最基本的教育常识。
量子波动速读法的骗局的出现,其实根本原因还是现在的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上变得非常焦虑,在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的心态影响下,都想要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有这种超级阅读能力,而有很多家长怀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去给孩子报名,所以就被骗了。
总之,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家长应该意识到学习是没有捷径的,让孩子去伪科学的学习机构学习对孩子的茄衫胡学习不仅没有帮助,可能塌猛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和人格成长。
最近有些教育机构组织儿童进孙拆行了一场“量子波动速读”的大赛,一群孩子坐在桌子旁边,手在不停的翻书,而网上关于这场“量子波动速读”的新闻也真的是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么量子波动速读到底是什么东西?量子波动速读原理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传说的是只要学了量子波动速读,宇宙中的力量会让人拥有一股很神秘的力量,只需要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看完十万字的书。而且还有更神奇的说法,即使蒙着眼睛翻书,也是可以和书发生感应的,知道读者所要表达出来的内容。
量子波动速读还有一个很洋气的英文名叫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为QSR。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听上去是非常具有科技感的,因为它就是通过人不断迅速地翻书形成了量子波动,读书的时候即使不用眼睛去看也没有关系,也可以理解书中的意思。据了解,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是日本的飞谷由美子。
量子波动速读方法到底是真是假?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也是突破常识和认知范围的一种骗局,归根到底是利用数凯衡了高科技的包装,让家长们相信自己的孩子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可以取得很好的阅读效薯做果,其实就是家长们对孩子揠苗助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买的智商税而已。
量波理论,是对量子现象,包括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量子纠缠、时光倒流的量子延迟选择铅困实验、量子擦除试验进行正确解释的理论。
在量波理论中,完全真实地复现了相关量子实验的细节,使得人们不致被浮华神话的实验吹嘘所误导。进一步地,量波理论对相关量子实验的每个细节进行推导,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量波理论由程碧波于2016年8月发表的“关于量子波粒二象性的再思考”一文中提出,并进一步在“国计学”公共微信号中发表科普文章“别闹了,量子神棍们”里面指出了自然界普遍存哗激灶在的波粒二象原型:沙浪。这剥离了波粒二象性的神秘外衣。
大贝尔实验
是乱扮全球首次以人类随机性为基础的量子实验。它的一个目的,是它所宣称的:在纠缠量子的测量中,量子可能是有意识的。
一个纠缠量子看到观测者将要测量它的方式,就可以提前和另一个纠缠量子串通好,给出观测者俨然有超距影响的误导结果。而如果观测者随机选择测量方法,纠缠量子就措手不及,没有提前串通的机会。若随机选择测量方法仍然得到超距测量结果,那就说明超距影响的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