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未灭无以为家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豪言,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
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是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千古名言。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封霍去病为骠骑大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马和匈奴接连打了六七天,匈奴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带兵越过燕支山,追了一千多里最终大获全胜凯旋。汉武帝为了赏赐霍去病,赐他豪宅美女。但是给他拒绝了,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重于福,汉武帝和大臣们从内心里敬佩霍去病。
扩展资料:
霍去病值得学习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他在战场上有勇往直前,为国捐躯的精神;
二是他在和平时期能够严于律己,不贪图享乐,一心为国的崇高品质。
因此,两千多年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已成为一句警世名言,连同霍去病的英名一起作为热爱祖国的象征,永远留存在后代子孙们的心目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豪言。
霍去病,河东平阳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元狩四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的人物生平:
霍去病出生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仲孺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与在长安平阳公主府的卫少儿失去联系。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直到成为骠骑将军后,才与父亲相认。
建元二年(前139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刘彻。一年多后(建元三年至建元四年,约前138-137年),卫子夫全家贵幸。
卫少儿曾经与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从而与陈掌结婚。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被立为皇后。霍去病因此在年幼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员,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武帝很喜欢他,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武帝还曾想亲自教授霍去病孙子、吴起的兵法,但霍去病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由推辞。
这句话是汉武帝时的期的一位著名将领 霍去病说的.
当时这句话是 因为霍去病当年大破匈奴,汉武帝为了嘉勉他,要帮他建一个房子送他.
霍去病坚持不要说了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武帝很感动.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匈奴还没消灭,我怎么能够成家呢?!表明了他的心迹.霍去病为人少言寡语,有气魄,敢做敢为.十八岁第一次从军就带领一个小分队奇袭匈奴的大本营,杀死匈奴单于的爷爷,俘虏了匈奴的相国和单于的叔父,勇冠三军,被封为冠军侯.后来霍去病屡立战功,横越大漠,前进两千余里,大破匈奴左贤王的军队,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下,并举行宏大的祭天仪式,立碑为念.此役匈奴大受打击,浑邪王投降汉朝,从此匈奴分为南北两支,再也没有能力对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侵略,北部边境几十年没有发生战争.南支的一部分与汉族融合,北支的一部分向西迁移,到达东欧,成为今天匈牙利人的祖先.
这句话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豪言.
该句正确的写法是“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这句话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豪言,出自《汉书·霍去病传》:“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霍去病人物简介: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士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为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做出重大贡献。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汉代著名军事家霍去病的名言。据说一次霍去病打完胜仗回来,汉武帝亲自迎接并要为他修建精美的房舍,霍去病说:“匈奴还没有彻底消灭,要家干什么?”表达了自己心中只有国家的高尚情操。那么历史上的霍去病战功如何,是否真配得上这句话呢?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为人沉默寡言,但很有气魄,敢作敢为。十八岁参军,亲率一小分队偷袭匈奴大本营,杀死匈奴单于的爷爷,俘虏了匈奴的相国和单于的叔父,被封为“冠军侯”(冠军是第一,古代常把这称号封给战功最为昭著的将领)。
他攻无不胜,战无不克。公元前121年,年轻的霍去病作为统帅,率军出征匈奴。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扫荡强敌。此后,他又孤军深入,在祁连山斩敌3万余人。匈奴不得不退回漠北,汉朝收复河西平原。曾经强悍无比的匈奴哀唱:“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公元前119年,汉朝与匈奴决战,霍去病率领大军横越大漠,追击匈奴军队两千余里,直到狼居胥山下,并举行宏大的祭天仪式,立碑为念。辛弃疾的词“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便是描述霍去病威临狼居胥山的事迹。
此战后,匈奴分为南北两支,再也没有能力对汉朝进行大规模的进攻,北部边境几十年没有发生战争。 霍去病等人击破匈奴,不仅为汉朝消除了北部边境的威胁,还大大拓展了汉朝疆域。从那时起,祁连山以西和蒙古草原的大部分地区也成为中国的领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的地方。故而,称其为伟大的英雄并不过分,他的历史功绩绝对配得上“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迈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