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莹血魔是由钟淑慧饰演。崔莹是圣姑迦因的大弟子,后被血魔附身。出自《蜀山奇侠之仙侣奇缘》,《蜀山奇侠之仙侣奇缘》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古装剧,由萧笙监制,郑伊健、陈松伶、欧瑞伟、钟淑慧、黄一山、罗乐林、刘江、关礼杰主演。
历史上没有剧中金信这个人,金信的历史原型像是朝鲜历史中的崔莹(音译)将军,以及《三国志》里面关羽一样的“神”。
崔莹生平简介:
崔莹(1316年-1388年),也有译音作:崔荣,高丽东州人,是崔元直(최원직)的儿子。
崔莹是高丽国末期的名将、重臣,累官至判密直事、大将军、门下侍中赞成事、六道都巡察使;封尽忠奋佐命安社功臣、铁原府院君。
崔莹与后来李氏朝鲜的开国君王李成桂一起抵挡住了倭寇的侵略。
元朝末期,起义的红巾军越过国境,占领了高丽的都城,崔莹带领部队击退了红巾军,保住了高丽国。
后崔莹被辛旽的计谋陷害,经历了6年的流配生活,但在辛旽被贬后,崔莹再次回到高丽权力中心。
1388年,崔莹在阻止李成桂叛乱时,被叛军抓住并流放至忠州,后被处死。
谥号武愍。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身披血光、手撕敌军的金侁是名副其实的战神。
可他却死在自己主君的刀下。
从那开始的939年间,金侁一直作为鬼怪活着,就像在心上插了一把剑一般,只有遇到鬼怪的新娘才能将这把剑拔出。
在金侁继续着不灭生命的某一天,遇见了自称鬼怪新娘的19岁少女池恩倬。
换言之,恩倬就是能够杀死金侁的唯一武器。
电视剧幕后制作:
金恩淑执笔《鬼怪》,虽然不是首度挑战“奇幻”题材,但却是第一次将主角设定为超现实人物。
《鬼怪》是金恩淑作家早在《太阳的后裔》之前就已经开始构思、准备时间长达3年的作品。
同时《鬼怪》也是金恩淑作家和李应福导演继《太阳的后裔》之后的又一次联手之作,在播出前已完成了8集的剧本。
在交代故事背景的古代段落,采用了近似电影银幕的16:9画幅,战争、打斗场面都辅以CG特效。
而现代戏的段落,恢复到普通剧集采用的4:3画幅。
罗盛教烈士拯救的青少年
崔莹,男,朝鲜族,1952年被中国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从冰窟中救出的溺水儿童。
十几岁的崔莹在滑冰时掉进了一个3米深的冰洞里。罗盛教救了崔莹,但他因体力不支而壮烈牺牲。成年后,崔莹参军并随第三个朝鲜代表团访问了中国。
崔莹,朝鲜成川县石田里村人。1952年1月2日,崔莹在冰川上滑冰时,不小心踩碎了冰块,掉进了3米深的冰洞里。正在冰川上练习投弹的中国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听到呼救声后,边跑边脱下棉衣,跳入冰窟实施救援。他几次将崔莹推出水面,但都失败了,因为冰太薄了。最后,他潜入水中,用尽全力用头将崔莹顶出水面,救出崔莹,却因体力不支壮烈牺牲。[1]
第三个朝鲜驻华代表团于1954年3月14日抵达北京。崔莹是代表团成员之一。1954年6月1日,代表团副团长李永镐、团员崔莹在湖南省民政厅厅长李月芝、省军区副参谋长田厚义等陪同下,乘车前往罗盛教的故乡新化。[4]
1954年6月1日12时40分,朝鲜代表团车队抵达新化县。汽车一停下,崔莹就打开车门,跑向罗盛教的父亲。罗蝶凯急忙迎上老人,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1954年6月1日下午16时30分,新化各界人士900余人在县文化馆举行大会欢迎代表团。1954年6月1日下午17时,朝鲜代表团来到罗老先生的新居。崔莹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了罗盛教的母亲。罗万祥、罗良祥、罗拥抱着崔莹,五个人紧紧相拥,泪水在脸上绽放。他们互致问候,互诉衷肠。那天晚上,和罗的爸爸睡了一张床。[5]
崔莹出生于现韩国江原道铁原郡的富裕贵族家庭,但为人勤俭清廉、谦逊不贪图富贵。14世纪50年代,崔莹由于多次打败日本海盗的骚扰而得到高丽军队和高丽恭愍王的器重。
1352年,崔莹因平定日新之乱而成为民族英雄。1355年,崔莹被派到元朝平定红巾军,并取得30次胜利。回到高丽后,崔莹向恭愍王如实禀报了元朝内部的动荡不安。恭愍王于是感到收复北部被元朝霸占领土的时机到了。令恭愍王大为高兴的是,崔莹为他攻占了鸭绿江以西诸多城镇。
崔莹曾短暂担任平壤地方官。在任期间,他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以对付饥荒,得到高丽人民的爱戴。1363年,崔莹成功平定一高丽大臣的叛乱,并击退前来支持叛乱的蒙古军队。
由于崔莹反对恭愍王器重的僧人辛旽的腐败,而受到诬陷,被流放。不过辛旽死后,崔莹被复职并被派去驱赶日本海盗和清除残留在济州岛上的蒙古军队。崔莹通过与蒙古军的激战,拿下济州岛。 1376年,日本海盗占领高丽公州市。崔莹和其部下李成桂一起打败日本海盗夺回公州。
崔莹墓碑
14世纪,中国明朝开始崛起,将蒙元击回到蒙古,并占领部分高丽东北部领土。1388年,高丽禑王命李成桂出兵进攻被元朝占领的土地并攻打明朝辽东半岛。由于得到高丽大臣和民众的支持,李成桂发动兵变。崔莹与返回的李成桂军队进行了决斗,但是不敌。崔莹被流放高阳市,后被李成桂处死。
----------------------------------------------------------------------------------------------------------------------
当然想要更好的了解崔莹的话。推荐亲去看李敏镐演得《信义》哦!!!
崔莹,人名。
这里是指历史人物朝鲜名将崔莹是高丽国末期的名将、重臣,东州人,谥号武愍(무민),为名臣崔惟清五世孙,是崔元直(최원직)的儿子。
可谓是那个影响整个东亚的大时代中活跃的无数英杰中的一人,也可谓是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将时代的耀眼明星。
另外,他亦有一位女儿成为了高丽禑王的荣妃崔氏(영비 최씨); 崔莹(1316年-1388年),中国亦有写作崔荣
崔莹出生于现韩国江原道铁原郡的富裕贵族家庭,但为人勤俭清廉、谦逊不贪图富贵。
14世纪50年代,崔莹由于多次打败日本海盗的骚扰而得到高丽军队和高丽恭愍王的器重。
1352年,崔莹因平定日新之乱而成为民族英雄。
1355年,崔莹被派到元朝平定红巾军,并取得30次胜利。
回到高丽后,崔莹向恭愍王如实禀报了元朝内部的动荡不安。
恭愍王于是感到收复北部被元朝霸占领土的时机到了。
令恭愍王大为高兴的是,崔莹为他攻占了鸭绿江以西诸多城镇。
崔莹曾短暂担任平壤地方官。
在任期间,他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以对付饥荒,得到高丽人民的爱戴。
1363年,崔荣成功平定一高丽大臣的叛乱,并击退前来支持叛乱的蒙古军队。
由于崔莹反对恭愍王器重的僧人辛旽的腐败,而受到诬陷,被流放。
不过辛旽死后,崔荣被复职并被派去驱赶日本海盗和清除残留在济州岛上的蒙古军队。
崔莹通过与蒙古军的激战,拿下济州岛。
1376年,日本海盗占领高丽公州市。
崔莹和其部下李成桂一起打败日本海盗夺回公州。
14世纪,中国明朝开始崛起,将蒙元击回到蒙古,并占领部分高丽东北部领土。
1388年,高丽禑王命李成桂出兵收复被元朝占领的土地并攻打辽东半岛。
由于得到高丽大臣和民众的支持,李成桂发动兵变。
崔莹与返回的李成桂军队进行了决斗,但是不敌。
崔莹被流放高阳市,后被李成桂处死。
1360年/1361年,辽东红巾军主力在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等人指挥下连续攻克高丽西京(今平壤)和高丽首都开京(今开城),沿途受到大庄园主迫害的高丽民众纷纷加入。
高丽西北边防军瓦解。
高丽统治者急调东南军增援。
崔莹于是跟随主帅、西北面兵马使李芳实两次北上与红巾军作战。
最终在开京会战中会同李成桂,郑世云,安佑等人的二十万大军决定性地击败了对手。
在这两年中,先后晋升左散骑常侍,典理判书(相当于中国的礼部尚书)。
1363年,与安遇庆于兴王寺平定金镛之乱,受封“一等忠奋义佐命功臣”,升门下赞成事(相当副相)。
1364年,任西北面都巡慰使,受王党名将、都元帅庆千兴指挥。
是年元将崔濡拥元拥立高丽德兴君攻高丽,试图收复高丽乘乱占据的铁岭关以北双城、合兰各地(即今日的盖马高原。
此时为女真人的领地),同时消灭高丽当权的王党势力,重新将高丽变成忠于蒙古的藩国。
但崔濡被崔莹击退,本人也被俘。
1365年,追随两班贵族保守势力反对主导改革的“妖僧”辛旽。
被贬鸡林尹,夺爵,遭流放。
1371年,辛旽倒台后复职,重任门下赞成事。
1374年,任杨广、全罗、庆尚道都统使时平定胡牧之乱,升为判三司事(相当于中国北宋前期的三司使)。
1376年,倭寇袭击三南地方,元帅朴元桂征讨未果,惨败而归。
崔莹于鸿山击溃倭寇,封铁原府院君。
1377年,倭寇进犯西江,1378年进犯升天府(丰德),均遭崔莹、李成桂击退。
是年受安社公臣名号。
1380年,高丽禑王因倭寇频繁骚扰,欲迁都铁原,被时任海道都统使(海军总指挥官,掌握东南军大权)的崔莹劝服作罢。
1381年,晋升为“领三司事”,是年辞官。
此时,经过数十年战乱的高丽,已形成由曾经的战友——崔莹和李成桂分别领导的两大武人集团,他们都是从以庆千兴等人为代表的王党中分化出来的,都极力主张维护高丽的独立自主,并巩固盖马高原这一扩张成果。
但崔莹所代表军事集团更为保守,也更积极主张向辽东进行军事扩张。
而与通过辛旽改革,认识到高丽国内弊病丛生,旧两班贵族已经无法持续统治下去的李成桂集团,逐渐发生矛盾。
随着中国反蒙战争结果的明朗化,崔莹的思想逐步走向“连元抗明”。
这种对立,实际上是当时高丽内部两种势力,两种思维的对立。
1388年,他“守门下侍中(代理首相)”时,明朝欲向高丽讨还被其占领的铁岭卫(即元双城总管府),高丽禑王拒绝,并联合蒙古残余势力“北元”欲抗拒明朝。
2月,经崔莹推波助澜,禑王不听李成桂苦劝,决意征伐明朝。
4月,任命崔莹为八道都统使,曹敏修为左军都统使,李成桂为右军都统使,率军十万(实约三四万)出征辽东。
试图进一
步扩张领土。
但是这种行为显属不自量力,比较清醒的李成桂集团感到必须奋起救国,因此决定反叛。
5月7日,高丽军抵达鸭绿江,屯军威化岛。
5月底,李成桂得到军兵响应,以征讨逆臣为名兵变回军,一举击溃禑王与崔莹所率禁卫军,兵发开京,包围王宫。
6月3日,生擒禑王、崔莹二人。
6月5日,崔莹被流放合浦,后被押回开京处死。
后谥“忠愍”。
6月8日,禑王被废,流放江华岛,后也被处死
一代英豪,就这样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沦为了又一位刘毅、王僧辩一样的人物。
不过随着近代民族主义精神的兴起,崔莹这样主张且领导过高丽领土扩张(也是最后一次领土扩张)的军人政治家,也逐步得到人们的普遍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