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约前378年—前310年),战国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之后。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涓为魏惠王将军,恐其贤于己,拒其入魏,处以刖刑而倒之,使其不得用于世。孙膑求救于齐国使节,被秘密送到齐国。齐将田忌善待之,七问兵法;齐威王亦九问兵法,任为军师。
孙膑先后于齐威王四年(前353年)、十六年(前341年)两次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南)和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今河南范县西南,近来又有学者考证为山东郯城县马陵山地区)。
孙膑兵法思想主张:“内得其民之心,外得其敌之情。”《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著录有《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图四卷,已佚。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其中《孙膑兵法》经整理得《擒庞涓》《威王问》等三十篇。
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明末清初有以孙膑、庞涓生平为原型的历史小说《孙庞斗志演义》,使孙庞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膑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 军事 家,著有《孙膑兵法》留传后世。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孙膑的 故事 ,希望对你有帮助。
孙膑的故事
孙膑的同门师兄庞涓,他和孙膑都是奇人鬼谷子的徒弟,为人却没有孙膑正直良善,庞涓心胸狭隘,嫉妒贤能,在得知孙膑也被魏王重金礼聘时,深感威胁,而在魏王有心考验二人才能,想在二人中比个高下时,自知才能在孙膑之下的庞涓,杀心渐起,他设计陷害孙膑私通齐国,这让视齐国为眼中钉的魏王怒不可竭,孙膑被捕下狱,而经过庞涓的再次谗言,孙膑被处以膑刑,双足残废,脸面刻字,一生带着耻辱活着。
庞涓就是这样打击孙膑,让他一辈子活在身心重创的阴影下,不能让拥有兵家绝学的孙膑在这个春秋乱世里成为自己的有力竞争者,可是他小看孙膑了,他没有被磨难打倒,用计逃出了魏国,被引荐给了齐国的大田忌,在孙膑帮田忌赢得 赛马 后,又被田忌给推荐给了齐王,齐王很欣赏孙膑的兵家学说,不仅让他当自己的老师,还让他随田忌出征为国,这给了孙膑报仇雪恨的机会,在桂陵一战中,他大败庞涓率领的魏军,并设计在马陵道让庞涓死于万箭穿心。这个 励志故事 , 教育 了多少身残志坚的后世之人。
孙膑赛马的故事
孙膑是田忌赛马的策划者,他用自己的谋略为当时的齐国大田忌赢得了三场赛马中的两场,并最终赢得了齐王的赏识。
孙膑和师兄庞涓都是师从鬼谷子,不过比起庞涓,孙膑要正直好学的多,在庞涓接受魏国的重金招贤后,孙膑还在跟随师父鬼谷子潜心学习兵法,所以,孙膑的兵法造诣是在师兄庞涓之上的,孙膑在魏国受到庞涓的陷害,被囚下狱,还被剜去双足,脸面刻字,身心受创,他自强不息,身残志坚,逃出魏国,投到齐国大田忌的门下。
当时的齐国贵族们喜欢聚众赛马,他们把自己的马分为三类,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所有参赛者都按上等马比一场,中等马比一场,下等马比一场,以三局两胜制定输赢,然后再出资下注,这个 娱乐 活动非常受贵族们的欢迎,就连当时的齐国国主齐威王也 爱好 此道。
一次赛马时,田忌带上了孙膑,孙膑在观察到赛马的规则后,另辟蹊径,让田忌打破常规,不用同等级的马比试,而是用下等马比他们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比他们的下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比他们的中等马,这样下来,一输两赢,还是赢得最后的下注,这样的赛马策略引起了轰动,这也是孙膑军事思想的体现,为顾全大局,可以有小的牺牲,只要最终结果保全了。这次赛马的 成功 也让田忌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孙膑得以受到齐王的重用
经此一战,孙膑声名鹊起,孙膑兵法受到世人推崇,当时的人们皆传习他的兵法。
孙膑是什么样的人
孙膑的先祖原姓陈,是陈国人,在齐为官时因伐莒国立功,被当时的齐国君赐予孙姓,分封在乐安。后世子孙孙武为避开齐国的内乱出逃到吴国,孙武就是助吴练兵伐楚之后又隐退著书的兵圣孙子。孙武之后再传数代乃有孙膑,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两人皆是兵家杰出代表。
孙膑出身于山东阳谷一带,年少之时与庞涓一同师从鬼谷子,下山之后在魏国被庞涓所害,遭受了膑刑致使双腿残疾,靠着装疯侥幸逃得一命,之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成功逃到齐国。
孙膑至齐,被齐威王拜为军师,辅佐训练齐军。
公元前354年,赵国都城邯郸被魏军包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领兵救赵,孙膑为军师一同随军前往。孙膑向田忌献策,率齐军直驱魏国首都大梁,围赵魏军不战自退,这就是 历史 有名的 典故 “围魏救赵”。田忌依计行事,果然在桂陵以逸待劳大败魏军,还俘虏了魏军大将庞涓。
公元前342年,齐国与魏国再度开战,田忌用孙膑“减灶”计策,引庞涓轻骑追赶,在马陵埋伏魏军,庞涓身死,魏军再败。经此二战,齐国声威大震,得以称霸中原以东,有成就霸业之象。
孙膑因出色的军事才能,被后世王朝立庙供奉,享受香火朝拜。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是后代兵家必读之经典。
孙膑是 历史 上战国时期著名的 军事 家,著有《孙膑兵法》留传后世。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名将孙膑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将孙膑的简介
孙膑(?—前316),其本名不传,今山东鄄城人,孙武后代,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少时孤苦,年长后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孙子兵法》,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庞涓为魏惠王,诱他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相传他晚年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 经验 ,撰成《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卷,久已失传。
孙膑的生平简介
孙膑出身于山东阳谷一带,年少之时与庞涓一同师从鬼谷子,下山之后在魏国被庞涓所害,遭受了膑刑致使双腿残疾,靠着装疯侥幸逃得一命,之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 成功 逃到齐国。
孙膑至齐,被齐威王拜为军师,辅佐训练齐军。
公元前354年,赵国都城邯郸被魏军包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领兵救赵,孙膑为军师一同随军前往。孙膑向田忌献策,率齐军直驱魏国首都大梁,围赵魏军不战自退,这就是历史有名的 典故 “围魏救赵”。田忌依计行事,果然在桂陵以逸待劳大败魏军,还俘虏了魏军大将庞涓。
公元前342年,齐国与魏国再度开战,田忌用孙膑“减灶”计策,引庞涓轻骑追赶,在马陵埋伏魏军,庞涓身死,魏军再败。经此二战,齐国声威大震,得以称霸中原以东,有成就霸业之象。
孙膑因出色的军事才能,被后世王朝立庙供奉,享受香火朝拜。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是后代兵家必读之经典。
孙膑的小 故事
齐使把孙膑带到齐国后,把他推荐给田忌。田忌很欣赏孙膑的才能,也很同情孙膑的不幸遭遇,招他为宾客,以上礼待之,言听计从。当时,在齐国的王室贵族之中,流行一种 赛马 游戏 。
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胜少负多。孙膑在场观察了多次,发现双方出场的马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种水准,每一种水准的马力相仿,于是对田忌说:“下次赛马,我可以使获胜,赌注不妨下得大一些”。田忌非常高兴,和齐威王赛马“逐射千金”。比赛当天,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让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最后再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恍然大悟,依计而行,结果,田忌两胜一负,赢得了千金的赌注。这就是“田忌赛马”故事的来历。这个 小故事 揭示军事上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在战争中要从全局着眼,善于统筹,为了总体的胜利,可以牺牲局部利益。正确地运用这一规律,就可以从全局上看处于劣势的—方,采取出奇制胜的战术,做出某种让步,而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达到的以弱胜强的预期目的。正因为“田忌赛马”这个小故事里蕴含着真理的内核,所以一直传为佳话,流传深远。另外,孙膑在“田忌赛马”中所采用的方法,也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
其实,对孙膑来说,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获胜不过是略施小计,田忌却由此对孙膑更加折服,并把他正式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和他交谈兵书战策,孙膑尽吐平生所学,两人谈得十分投机,齐威王认为孙膑是个难得的军事天才,真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立即拜孙膑为军师。这样,通过这次赛马谈兵,孙膑一鸣惊人,由—个“刑余之人”一跃而成为统帅齐国大军的首领,在战国群雄角逐这个动荡的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孙膑的朝代属于战国时期。
孙膑生卒年不详,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早年和庞涓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出仕后,邀请孙膑来魏国出仕,但由于庞涓的陷害,导致孙膑身体残疾。
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大将田忌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战争当中打败了庞涓,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孙膑墓
孙膑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箕山镇孙花园村东北500米的向阳河东岸。
孙膑晚年辞官回归故里,在月厌河畔建一花园著书立说。当时,齐王经常派员到此探视孙膑这位曾一度为齐国建立了卓越功勋的一代兵师,并在花园东北建起了供官员歇宿的驿馆。孙膑辞世后,葬于花园东北侧驿馆前,前往祭奠的官员和百姓络绎不绝。久而久之,此处成为圣地,日渐繁华,驿馆进而发展成为驿城。后来,佛教传入中国,此处便又建起一座驿城寺。
1990年,在此地出土了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亿城寺的墓碑一块,上刻有“膑墓址深邃”,经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经孙氏族人重建,孙膑墓占地600平方米,其中墓丘直径4米,封土高3米,立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