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时期。
恐龙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研究了几种类似蜥蜴的骨头化石,认为它们是史前动物留下的,并将它们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尽管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有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存在过。
扩展资料:
中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时期的代表性恐龙如下:
1、三叠纪:恐龙的黎明,约距今2.5亿年至2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腔骨龙、虚型龙
代表食草恐龙:板龙
水生生物代表:鱼龙、幻龙
2、侏罗纪:恐龙的鼎盛时期,约距今1.99亿年至1.45亿年前,持续约54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异特龙、角鼻龙、蛮龙、
代表食草恐龙:腕龙、梁龙、剑龙
代表水生生物:鱼龙、蛇颈龙
3、白垩纪:恐龙的衰亡时期,约距今1.45亿年至6500万年前,约持续80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暴龙、鲨齿龙、阿贝力龙、棘龙、盗龙
代表食草恐龙:三角龙、鸭嘴龙、甲龙、泰坦巨龙
代表水生生物:沧龙、帝鳄
代表飞行生物:风神翼龙、翼手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恐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恐龙时代
恐龙生活的三个时期是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叠纪是公元前2.5亿至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侏罗纪是一个地质年代,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白垩纪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
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恐龙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这三个时期。恐龙指的是蜥臀目和鸟臀目爬行动物以及鸟类祖先的总称,其中非鸟恐龙指的是蜥臀目和鸟臀目爬行动物。
1、三叠纪
恐龙的黎明,约距今2.5亿年-2亿年,持续约5000万年;代表食肉恐龙:腔骨龙、虚型龙;代表食草恐龙:板龙;水生生物代表:秀尼鱼龙。
2、侏罗纪
恐龙的鼎盛时期,约距今1.99亿年-1.45亿年,持续约5400万年;代表食肉恐龙:异特龙、角鼻龙、蛮龙;代表食草恐龙:腕龙、梁龙、剑龙;代表水生生物:滑齿龙、克柔龙。
3、白垩纪
恐龙的衰亡时期,约距今1.45亿年-6500万年前,约持续8000万年;代表食肉恐龙:雷克斯暴龙(霸王龙)、特暴龙、鲨齿龙、巨兽龙、棘龙、伶盗龙(迅猛龙);代表食草恐龙:三角龙、鸭嘴龙、甲龙、阿根廷龙、波塞东龙、潮汐龙;代表水生生物:沧龙、恐鳄。